首页 > 历史军事 > 超值金版-中国历史1000问 > 第十二卷 一个和尚建立的王朝--最后辉煌的大明王朝

第十二卷 一个和尚建立的王朝--最后辉煌的大明王朝(1/5)

目录

第十二卷一个和尚建立的王朝--最后辉煌的大明王朝

这是一个和尚建立的王朝,“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真理又一次被历史验证!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辉煌时期,《三国志通俗演义》、解缙编《永乐大典》、三宝太监下西洋、李时珍论药著书、徐光启学贯中西……可中国封建社会这最后的辉煌终究随着明朝的衰亡而渐行渐远……

朱元璋登基后有哪些举动?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定国号为明,建号洪武。

朱元璋仿效刘邦治国的方法,把儿子封王,把功臣封公封侯。

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实在太多,这些功臣中被封公的有7人,魏国公徐达、鄂国公常遇春、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国胜、信国公汤和、卫国公邓愈。

这些人和朱元璋出生入死,历经千难万险,封公也是应该的。

但刘伯温的功劳亦不在这些人之下,朱元璋亦很欣赏刘伯温,准备封他为公。

可是刘伯温坚辞不受,而是恳请皇帝放他回老家安享晚年。

朱元璋于是给了他许多钱财。

朱元璋又封了28位侯,这些人也都立过赫赫战功。

朱元璋封公封侯后,很不放心,便设立特务机关“锦衣卫”来监视大臣活动,锦衣卫可直接向皇帝报告。

朱元璋还采取了一系列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

这些措施使人民得以安养生息,促成了明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朱元璋为什么火烧功臣楼?

朱元璋登基以后,忌惮功臣。

于是,他决定干脆把他们统统杀掉。

朱元璋先是下令建造一座功臣楼。

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打下江山的功臣们无不深受感动,称赞皇上英明。

刘伯温知道朱元璋的心事,他来到皇宫,恳求朱元璋说:“如今帝业已成,臣责已尽,但愿辞官归田。”

朱元璋再三挽留不得,便取出许多金银送给刘伯温。

刘伯温出了皇宫,来到徐达府上辞行。

临别,刘伯温握着徐达的手说:“有一句话望你牢牢记住:功臣楼上若开庆功宴,你要紧随皇上,寸步不可离开。”

等功臣楼建成了,朱元璋择定日子,邀请在京握有实权的功臣前来赴宴。

酒宴大开,热闹非凡。

徐达平日酒量不小,当天却怎么也不敢多喝,一直盯着朱元璋的一举一动。

酒正喝到兴头上,朱元璋忽然站起身来,向门边走去。

徐达连忙紧随其后。

朱元璋发觉身后有人,回头一看,见是徐达,便问:“丞相为何离席?”

徐达说:“特来保驾。”

朱元璋说:“不必,丞相请回。”

徐达哀戚地说:“皇上真的一个也不留吗?”

他俩刚走出几百步,突然,“轰隆隆”一声巨响,功臣楼瓦飞砖腾,火光冲天,可怜满楼功臣,全部葬身火海。

为什么说朱元璋心狠手辣?

有一年元宵节,朱元璋看见一张画,一个妇人怀抱个西瓜骑在马上,那马脚很大。

马皇后是淮西人,淮、怀谐音,他勃然大怒,认为这是有意讥讽马皇后脚大,因而大杀京城官民中所谓不守本分者,竟数以万计。

此外,还有其他几大冤狱,也杀了好几万人。

这样一来,侥幸苟活的朝臣,每当去上朝,即同家人诀别,因一旦去上朝,就生死难卜。

到朱元璋驾崩之时,开国的功臣宿将几乎被他杀光了。

朱元璋的滥杀给后代子孙树立了恶劣的样板。

明成祖朱棣以极其残酷的手段诛杀建文帝时期的臣子,不能不说是受了其父的影响。

明朝的文字狱是怎么回事?

古时的人很注重出身。

朱元璋虽然当了皇帝,但他的出身并不好。

他小时候给人放过牛,当过和尚,后来又参加过农民起义。

他很忌讳人们提起这些事,认为这和自己的皇帝身份不相配。

明初,每当逢年过节,皇帝过生日、册封皇后和嗣立太子时,朝廷内外的官员都要进献《贺表》。

有一天,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替杭州知府写《贺表》,里面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的词句。

这本来都是颂扬皇帝的好话,不料,朱元璋读后却勃然大怒,大骂道:“这个穷酸儒生竟敢侮辱我!”

朱元璋把《贺表》摔给大臣们看,大臣们看后面面相觑,谁也看不出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毛病。

朱元璋对他们解释说:“‘光’,就是‘秃’,这是在骂我是个秃和尚;‘生’就是‘僧’,这也是在讥讽我当过和尚;‘则’和‘贼’的读音相近,这是在骂我参加过农民起义,当过贼。

你们说,这样的人该不该杀?”

大臣们听后个个惊得说不出话来。

朱元璋传出一道命令,将徐一夔斩首示众。

这样的文字狱实在是防不胜防,不少大臣都是因为几个字而相继送命。

有一个怀庆(在今河南)府学训导(教师),因为写了“遥瞻帝扉”四个字而被杀。

“扉”和“匪”字同音,也被怀疑是在讥刺皇帝。

这一来官员们都害怕了:字义相同的要杀头,字音相近的也要杀头!后来,掌管礼仪的大臣向朱元璋建议说:“陛下,臣子们都很愚昧无知,不知道什么字应该避讳,您能否制定一个固定的格式,让臣子们都来遵守?”

朱元璋采纳了他的意见。

公元1396年,朱元璋命人撰写了贺表的格式,颁布天下。

官吏们如遇到庆贺谢恩的事,照贺表的格式抄写一份就行了。

但文字狱并没有因此停止。

山东兖州有个名叫卢熊的知州,给朱元璋上了一道奏书。

不知是卢熊大意,还是书吏抄写时粗心,竟把“兖”字误写成“衮”字。

朱元璋看罢,恶狠狠地骂道:“这奸贼无法无天,竟然叫我滚蛋!”

就这样,一个州官的脑袋又搬了家。

《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怎样一本书?

《三国志通俗演义》由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在历史典籍、传说和戏曲的基础上创作完成,《三国演义》为其简称。

《三国志通俗演义》共120回,约75万字,是罗贯中的主要代表作,该书描写了东汉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至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110余年间波澜壮阔的巨幅历史演变,涉及了数不胜数的大小战争,展现了战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描述战争的过程中,罗贯中善于抓住重点,突出人物,将军事、政治、外交斗争融为一体,写出战争胜负原因和各方将帅的性格、气度和智谋。

谁设计了天安门?

蒯祥,人称蒯鲁班,苏州府吴县香山人,大约生于洪武年间。

公元1417年,蒯祥同大批工匠一道被征召到北京,承担皇家建筑的施工任务,由于他年富力强,身手不凡,不久被任命为“营缮所丞”,相当于今天的设计师兼工程师和施工员的工作。

明成祖朱棣在营建北京时,为了标榜自己的正统,要求工程建设一律遵循南京旧制。

不但要求按南京的“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建好外朝三大殿,还要按南京宫城的形制,午门前设端门,端门前设承天门。

其中的承天门就是现在的天安门,承天门的主要图样正是出自蒯祥之手。

在这些营建活动中,蒯祥技艺高超,发挥了骨干作用,而且他的绘图能力极强。

他不但能够迅速完成设计任务,也能较好地贯彻朱棣的意图,因此得到朱棣信任。

他后来升到工部侍郎,食从一品俸,地位是很高的。

公元1465年,明宪宗“命工部尚书白圭董造承天门”。

此时蒯祥已是80岁左右的老人了,但他仍“执技供奉”。

明宪宗见了他,还是以“蒯鲁班”相称。

他在这次维修承天门中起了指导和顾问作用。

蒯祥死后,承天门又经过了多次的维修。

到了公元1651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将承天门改名为天安门,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

明朝从何时起停止了海运?

公元1410年,明政府扩大漕运规模,由岁运250万石增至300万石,以足国用。

为此,明成祖朱棣特令江、浙、湖广三省布政使和都指挥使必须亲自负责督运。

为适应漕运规模的扩大,从公元1411年起,又开始大规模整治贯穿南北的大运河之关键地段--会通河。

该河北起山东临清州(在今山东),南至江苏淮安府之邳州(在今江苏),全长450多里。

洪武年间因河岸冲决,河道淤塞已达三分之一,故只好陆运,沿途设八个递运所,每处用民丁3000人、车200辆接力转输。

久之,给人民带来巨大困难。

六月,会通河开浚完工。

公元1416年,朱棣在淮安府清河、福兴及徐州府沽头、金钩和山东省谷城、鲁桥诸闸分别置以闸官,加强管理,以确保漕船顺利直达通州。

至此,漕运河道全部疏通。

疏通漕运后,明朝就停止了海运。

郑和下西洋有何历史意义?

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朱棣命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士兵和船员组成的远航船队,访问了许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

郑和每次下西洋都是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八年﹚,郑和一共远航了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回程到古里时,郑和在船上因病过逝。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阿拉伯国家)、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海岸,红海、麦加(伊斯兰教圣地),并有可能到过今天的澳大利亚。

郑和下西洋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给南洋、西洋各国带来了经济实惠;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从此,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北平是何时改名为北京的?

公元1406年,有意迁都北平的明成祖朱棣下诏兴建北平宫殿;次年,正式开始修建北平城。

朝廷调集了工匠30万人,民夫近百万,云集北平。

这个工程十分浩大,所有的建筑材料来自全国各地。

其中木材来自湖广、江西、山西等省;汉白玉石料来自北平房山;五色虎皮石来自蓟县的盘山;花岗石采自曲阳县。

宫殿内墁地的方砖,烧制在苏州;砌墙用砖是山东临清所烧。

宫殿墙壁所用的红色颜料,原料产自山东鲁山,加工在博山;室内墙壁上的杏黄色颜料则产自河北宣化的烟筒山。

公元1420年,建都的工程竣工。

次年,做好迁都准备后,朱棣及文武百官正式迁都北平,并改北平为北京。

新京城以皇宫为中心,以前门、午门、景山、钟楼为中轴线,官衙、民居、商铺分布四周,通衢宽广,街巷整齐,气势雄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城市建筑思想,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

《永乐大典》是如何编著而成的?

解缙,字大绅,吉水(在今江西)人,幼年聪颖好学、才思敏捷。

后来,解缙考中进士,任庶吉士。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他和胡广等人均被提拔为翰林学士,担任皇帝的顾问。

朱棣让解缙主持编写《永乐大典》,他从各处调来146人,开始了编纂大典工作。

一年多后,他们编成一部书,呈给朱棣。

朱棣给书题了书名叫《文献大成》,对包括解缙在内的147位编书人都赏给钞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叶无双云卿月墨潇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社畜?嘁,姐靠投资亏成首富 九魂天帝 叶无双云卿月墨潇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半月山城,这个男人有毒 万古天帝 叶无双云卿月墨潇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星级大饭店 地藏诡术师 万古龙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