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超值金版-世界历史1000问 > 第二篇 中古史 2

第二篇 中古史 2(2/2)

目录

翌年,即593年(推古天皇元年),推古天皇立用明天皇遗子厩户皇子为皇太子,并任命他为摄政王。

后来世人称厩户皇子为圣德太子(574—622)。

圣德太子摄政时期,中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隋朝;朝鲜半岛上新罗强大起来,占据汉江、洛东江流域,这些国际形势引起圣德太子的极大注意。

他接受中国的尊王大一统思想,试图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来挽救社会危机。

为此,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提倡儒学和佛教;制定“冠位十二阶”,取消世袭爵位,以十二种爵阶区别官位的高低;604年4月,圣德太子颁布宪法17条,规定尊卑地位及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强调国家的一统和皇权至上。

圣德太子的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压制了氏姓贵族的势力,在贵族中间打下了皇权思想的烙印,为后来建立中央集权制奠定了思想基础。

圣德太子还通过向中国派遣留学生,给中小贵族授予冠位等形式,培养和拉拢人才。

但圣德太子的改革是不彻底的,冠位制是在没有废除氏姓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且仅在畿内及其周边地区的中下级贵族中实行。

17条宪法作为训诫,只能起到教化作用,没有更大的约束力。

何谓日本大化革新?

大化革新是日本的社会政治变革运动,发生于645年,因这一年为大化元年,故名。

593年,圣德太子摄政后实行推古天皇改革,初步确立中央集权制和皇权中心思想,削弱了氏姓贵族奴隶主的保守势力。

但改革没有触动部民制,更未摧毁氏姓贵族势力。

圣德太子死后,外戚苏我氏专权,苏我虾夷、苏我入鹿父子排斥改革势力,杀死圣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王,另立天皇。

640年,圣德太子派到中国留学30多年的高向玄理、留学僧南渊请安归国(此前僧珉已于632年归国),他们带回隋唐的封建统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并传授给皇室贵族,为日本的封建化提供了思想基础。

645年6月,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等人在皇极天皇接见高句丽、百济、新罗使节时,于朝中杀死苏我入鹿,其父苏我虾夷翌日自杀。

这一事件史称乙巳之变。

政变后,皇极天皇退位,革新派拥立孝德天皇,以中大兄为皇太子,中臣镰足为内臣,僧珉和高向玄理为国博士(顾问),建元大化,迁都难波(今大阪)。

新政府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

646年元月以诏书形式公布革新的主要内容:废止私有土地、部民,行公地公民制,皇室贵族、地方豪族的部民和屯仓、田庄,均收归国有,但保留朝廷的手工业部民,国家赐大夫以上的高官以食封(按级别所赐封户的赋课);确定中央、地方的行政区划和组织,中央分京师和畿内(京都周围地带),地方分国、郡、里;整备军事、交通制度。

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编制户籍、计账(规定赋役的登记),行班田收授之法,统定班给人民土地和应负租赋的数额;废旧贡纳制,实行租庸调的新税法及向皇室献纳仕丁(夫役)、采女(宫女)的制度。

律令规定授予皇族以下贵族、官吏的位阶及相应的特权。

同时,确立了严格划分良贱的身份制。

日本为什么要设立天皇?

701年,文武天皇颁布《大宝法令》,将以往的“大王”一律改为天皇,不久后编纂的《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有一段“天皇神话”。

神话说:“在天界‘高天原’,有男女二神创造了日本国土,还生出了三个神。

其中一个女神是‘天照大神’,她是日本皇室的祖先。

她派孙子‘天孙’降临日本,‘天孙’的曾孙就是日本的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

这个神话显然是为了神化天皇的统治地位而编造的,表示皇权神授。

直到1946年,裕仁天皇发表《人间宣言》,承认天皇是人而不是神,关于天皇的神话才被否定。

世界最早最长的写实小说是哪部?

《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

作品的成书年代一般认为是在1001年至1008年间,因此可以说,《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小说描写了平安京时期日本的风貌,揭露人性,宫中的斗争,反映了当时妇女的无权地位和苦难生活,被称为日本的“国宝”。

“源氏”是小说前半部男主人公的姓,“物语”意为“讲述”,是日本古典文学中的一种体裁,类似于我国唐代的“传奇”。

《源氏物语》在日本开启了“物哀”的时代,在这以后,日本的小说中明显带有一种淡淡的悲伤。

而“物哀”也成为日本一种全国性的民族意识,随着一代又一代的诗人、散文家、物语作者流传了下来。

你知道日本幕府的兴衰吗?

幕府是12世纪末至19世纪日本武家政治时期的最高权力机构。

该词出自汉语,意为将军出征时的帐幕。

日本历史上曾有镰仓幕府(源氏幕府)、室町幕府(足利幕府)和江户幕府(德川幕府)。

10世纪以后,公地、公民制解体,皇权式微,社会动乱,武士阶层随之崛起。

1185年,关东源氏和关西平氏两大武士集团相争,前者胜,控制中央政权。

1192年,源赖朝从朝廷取得征夷大将军称号,于镰仓置幕府,武士贵族专权自此始,天皇形同虚设。

1333年,镰仓幕府亡,政权复归皇室。

1335年,足利尊氏弟兄起兵镰仓,1336年,两度攻入京都,废后醍醐天皇,立光明天皇,设幕府于京都。

1338年,北朝天皇授足利尊氏征夷大将军称号;1378年,第三代将军于京都室町街建新幕府,故名室町幕府。

1573年,室町幕府亡。

1600年,德川家康于关原(今岐阜县)之役击败反对派大名联军,权势日重;1603年,任征夷大将军,于江户(今东京)建幕府。

1867年,将军德川庆喜被迫还政天皇。

1868年1月,天皇政府军大败幕府军;4月,江户和平移交给政府军,幕府领地大部被没收。

德川幕府亡。

幕府历史至此结束。

你知道丰臣秀吉的生平吗?

日本战国时代,战乱频仍,生灵涂炭。

这是个重新洗牌的年代,百姓的苦难自不必说,大批旧贵族也在战乱中纷纷丧生,新兴武士崛起,全日本分为六十六国大名。

丰臣秀吉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时代。

秀吉出身贫寒,8岁时丧父,随母改嫁,连姓都没有。

秀吉不甘心如此贫苦一生,在20岁时即投身于兼并战争的洪流中,在织田信长的部下做一小卒,以其在苦难生活中磨炼出来的聪明能干很快崭露头角,得到了织田信长的赏识。

1569年,秀吉出任京都守护;1573年,更被织田信长封给大片领地,跻身于大名之列。

此后,秀吉追随信长出生入死屡立战功。

1582年,秀吉出征被围,织田信长率部来救。

途中在京都本能寺安营休息,平时受欺压太甚的家臣明智光秀突然叛变,将织田信长包围于寺中,织田信长毫无防备,既无援兵,又不甘被家臣俘虏,最后自焚。

秀吉得知,迅速回部讨伐叛军,很快击败明智光秀,将其杀死。

之后,秀吉便以信长继承人自居,引起信长部将反抗。

秀吉接连镇压了信长诸子和重臣的反抗,此后继续统一日本的战争,终于在1587年统一全国。

可能是因为丰臣秀吉出身低微,思想上没什么条条框框,不像日本社会中上层那样对中华文化奉若神明,他见日本已经安定,遂萌发了建立一个亚洲大帝国,充当亚洲霸主的思想,决心到比日本更广大的空间施展一番。

1592年,丰臣秀吉亲率18万大军发动对明帝国附属国朝鲜王国的战争,迅速占领朝鲜大半,国王出逃,向宗主国明帝国求援。

明大将李如柏率4万明军进入朝鲜,与日将小西行长加藤清正所率日军激战,收复汉城。

1597年,丰臣秀吉再派水陆军14万进入朝鲜,决心与明帝国见个高低。

明军在大将邢玠老将邓子龙的率领下,大破日军。

丰臣秀吉征服朝鲜的梦想破产。

对外战争的失败使得丰臣秀吉一下子为千夫所指,国内骂声一片,那些本来就看不起他的贵族大臣们更是群情汹涌,丰臣秀吉病倒不起,终于在1598年8月18日气病而死。

你知道朱印船事件的始末吗?

朱印船即指1592年至1639年间持有幕府将军朱红印执照、可以从事海外贸易的日本商船。

朱印船贸易期间,日本来往于海外的人数约有10万人,称的上是日本的大航海时代。

东南亚一些地方出现了有数百甚至上千的日本人定居,实行自治制。

朱印船一般认为是文禄元年(1592年)丰臣秀吉开创的,但是近年来“德川家康说”也得到很多人认可。

朱印船输入了生丝、绢织物、棉织物、毛织物等中国商品,鲨鱼皮、象牙、胡椒、水牛角、铅、药等东南亚商品。

输出物主要是银、铜、铁、硫黄等矿物,其他还有刀剑、工艺品等。

当时日本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产银国,有相当的购买力,对英国、荷兰、西班牙等国的西方商人来说极具威胁。

1608年11月30日,一艘日本“朱印船”的船员在澳门的码头上与葡萄牙人发生纠纷,接着,他们上岸寻衅,打伤了前来劝解的澳葡官员。

中日贸易船队司令佩索和愤怒的士兵、市民一起进行反击,杀死、俘获近百名日本船员。

1609年秋,消息传到日本,日本政府决定惩罚在长崎贸易的佩索。

他们调集军队于1610年1月3日对佩索的船队发动围攻。

战斗持续到1月6日晚,最后,佩索点燃船上的火药库将自己连同价值上百万的金银和近3000担生丝全部炸沉海底,史称朱印船事件。

武士道为何称为“战士之道”?

武士道是日本神道教的主要内容。

它原是日本封建武士的道德规范。

日本武士是一个特殊的阶层,在日本历史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最早的武士是在大化革新之后,作为封建贵族庄园的扈从而出现的。

后来武士不断壮大,开始介入政治。

它本身分化出将军、大名、家臣、足轻、乡士等20多个等级,成为日本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势力。

武士道作为一种思想已达到了宗教的高度,它起源于中世纪对领主、藩主的绝对忠诚,注重信、义、勇三条准则,崇尚武力和冒险。

武士道统治了日本1000多年,其代表作是《地陶闻书》。

该书教导说,一名武士经常思索怎样去死才能无憾。

在危险的境遇中,一名武士不会去考虑怎样保全性命,而会勇往直前,投入敌人阵中,迎接死亡。

因此,武士道也被称为“战士之道”。

谁建立了阿尤布王朝?

阿尤布王朝是埃及和叙利亚地区库尔德人萨拉丁·优素福·本·阿尤布(1138—1193)建立的伊斯兰教王朝。

萨拉丁原在赞吉王朝任军事将领,并在其叔父希尔库麾下供职。

1164年和1168年两次应埃及法蒂玛王朝哈里发请援,奉努尔丁之命,随希尔库率军迎战十字军,荣立战功。

1169年,任法蒂玛王朝首相,执掌埃及军政大权。

1171年,在法蒂玛王朝哈里发阿迪德病危之机,萨拉丁宣布废除什叶派的哈里发,自立为苏丹,在埃及建立阿尤布王朝。

不久他命令开罗及大马士革各清真寺在主麻聚礼的呼图白中恢复对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的祝福,后在钱币上再次铸上哈里发的称号,从此埃及重归伊斯兰教逊尼派的统治,但仍臣属于努尔丁。

1174年,萨拉丁趁赞吉王朝苏丹努尔丁暴卒统兵北上,宣布阿尤布王朝独立。

1175年,萨拉丁重申效忠阿拔斯王朝哈里发,哈里发穆斯坦绥尔册封萨拉丁为“埃及、叙利亚、马格里布、希贾兹及也门、苏丹”称号。

在萨拉丁执政时,王朝设大臣会议及政府各部,协助苏丹掌管政务和军务。

中央设最高司法机构,苏丹任命总法官(大卡迪),并授命管理全国教法的实施和地方法官。

王朝建有强大的正规军(包括步兵、骑兵和舰队)和宫廷禁卫军,由苏丹直接统率和调遣,高级将领由苏丹任命。

在宗教上,以伊斯兰教逊尼派教义为国教,苏丹均自称为伊斯兰教的捍卫者,尊崇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的宗教领袖地位,修葺和保护圣地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的宗教建筑,由国库拨付巨额宗教基金,资助圣地的宗教活动。

萨珊王朝何时达到极盛?

萨珊王朝,即古代伊朗王朝,又译萨桑王朝。

萨珊家族崛起于伊朗西南部法尔斯。

王朝的始祖萨珊是琐罗亚斯德教的祭司。

3世纪初其子帕佩克据法尔斯自立为王。

224年,帕佩克之子阿尔达希尔一世(224—241年在位)推翻帕提亚帝国,226年在泰西封加冕,自称诸王之王。

他进而占领原帕提亚帝国的广大地区,建立中央集权的萨珊波斯封建帝国;又北征亚美尼亚,粉碎帕提亚遗族与大月氏人的联合,巩固了帝国的边境。

他以祆教为国教。

沙普尔一世(241—272年在位)使罗马帝国受到3次极沉重的打击。

第三次大败罗马军于埃德萨附近,俘罗马皇帝瓦勒里安(260)。

他所统治的领土共有27省,东境远达今锡尔河流域和印度河的中上游。

沙普尔一世自称伊朗和非伊朗的诸王之王。

为了统治多民族的帝国的需要,他扶植摩尼所创立的宗教。

他死后,摩尼教遭到迫害。

4—5世纪,萨珊王朝与西邻拜占庭帝国不断进行战争,互有胜负;在东境则先后受游牧民族——匈奴的一支匈尼特人和嚈哒人的威胁。

萨珊王菲鲁兹(又称卑路斯,457—484年在位)抵御嚈哒人,战死。

其时王室衰弱,贵族专横。

菲鲁兹之子卡瓦德一世(488~496,499—531年在位)企图利用玛兹克运动抑制贵族专横,498年被贵族推翻。

501年他靠嚈哒人的支持恢复了王位。

卡瓦德一世之子库斯鲁一世(531—579年在位)统治期间,帝国达到鼎盛时期。

他在嗣位前三年,即与祆教僧侣合谋,镇压了玛兹达克教派;嗣位后实行一系列改革。

依靠小贵族,让他们担任地方行政职务,从而降低少数世家大族在政治上的垄断。

约558年,他与西突厥联合,击溃嚈哒。

572年,为了断绝拜占庭从海上取得中国丝绸的通路,占领了也门。

以后,拜占庭又与西突厥联合,发动对伊朗的长期战争。

你知道花剌子模王朝的兴亡吗?

1097年,突厥奴隶出身的军事首领忽特布丁(1097—1128在位),被塞尔柱王朝苏丹封为花剌子模总督,建立大花剌子模王朝,以玉龙杰赤为首府。

1128年,其子艾尔西特(1128—1156年在位)继位,初效忠于塞尔柱苏丹,后宣告独立,自称“沙”(即国王),继而征服锡尔河下游坦吉等地。

1142年,西辽军队攻打花剌子模,艾尔西特被迫向西辽称臣纳贡,成为西辽藩属。

1156年,伊尔·阿尔斯兰(1156—1170年在位)继位,趁塞尔柱王朝势衰,率兵向波斯东部扩展势力。

1172年塔卡什(1172—1200年在位)继位后,继续扩张疆土。

1194年,塔卡什率军打败控制巴格达的塞尔柱王朝末代苏丹,占领其领土,自称苏丹。

1196年,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纳绥尔(1180—1225年在位)正式封塔卡什为苏丹,认可塔卡什独揽巴格达世俗大权。

1200年,阿拉乌丁·穆罕默德(1200—1220年在位)继苏丹位后,继续对外扩张,先后打败古尔王朝、西喀喇汗王朝和西辽,征服锡尔河、阿姆河流域及阿富汗、波斯地区,建立庞大的帝国,定都撒马尔罕。

1214年,阿拉乌丁·穆罕默德占领加兹拉后企图挥师巴格达,推翻阿拔斯王朝,因故未遂。

1217年,阿拉乌丁·穆罕默德召开宗教会议,拥立阿里后裔阿拉·穆尔克为哈里发,但未能实现。

1219年秋,蒙古成吉思汗借口派往花剌子模的蒙古商队被杀、使臣受辱,亲率大军西征,花剌子模境内大部分城寨被蒙古军攻陷。

1220年,穆罕默德因各地将领离心,队伍溃不成军,被迫从阿姆河南岸逃至里海一小岛,不久即病逝。

同年,其子哲拉鲁丁·明格布努继位,继续抵抗蒙古军,因国家分裂瓦解,战败后退入印度,其辖地为蒙古人占领。

1231年,哲拉鲁丁·明格布努去逝,该王朝灭亡。

世界上最大的庙宇建在哪里?

12世纪中叶,真腊国王苏耶跋摩二世定都吴哥。

苏耶跋摩二世信奉毗湿奴,为国王加冕的婆罗门主祭司地婆诃罗(divakara)为国王设计了这座国庙,供奉毗湿奴,名之为“毗湿奴神殿”。

中国古籍称为“桑香佛舍”。

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最完好的庙宇,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

元成宗铁穆耳在元贞二年(1296),派遣周达观出使真腊。

使团取海路从温州开拔,经七洲洋(西沙群岛海面)、占城、真蒲、查南、半路村、佛村(菩提萨州),横渡淡洋(今洞里萨湖)至吴哥登岸。

周达观和他的使团驻吴哥一年。

回国后周达观写了关于真腊风土民情的报告《真腊风土记》。

《真腊风土记》称吴哥窟为“鲁班墓”,又说国王死后,有塔埋葬,可见吴哥寺乃皇陵。

一些学者认为,吴哥窟是苏耶跋摩二世的皇陵,根据有三:一、与吴哥大多数其他寺庙朝东,面对日出不同,吴哥窟正门朝西,面向日暮;根据荷兰考古学家博施(bosch)的研究,印度和爪哇的殡葬风俗,墓地一律朝西,祭祀的寺庙则朝东。

二、画廊浮雕按反时针方向排列,是印度教葬礼时在墓地巡行的方向。

三、吴哥窟画廊中苏耶跋摩二世与毗湿奴神相貌相似,暗含日后升天成毗湿奴,长驻毗湿奴神殿之意。

奥斯曼帝国是如何称雄亚、非、欧的?

奥斯曼土耳其人(简称土耳其人)为突厥人的一支,原居中亚,信奉伊斯兰教。

13世纪初迁居小亚细亚,附属于鲁姆苏丹国,在萨卡利亚河畔得到一块封地。

1293年,其酋长奥斯曼一世(1259—1326)乘鲁姆苏丹国瓦解之际,打败了附近的部落和东罗马帝国,自称埃米尔,独立建国。

穆拉德一世(1359—1389年在位)时,改称苏丹。

1324年,他们夺取东罗马帝国的布鲁萨,并定都于此。

从此被称为奥斯曼帝国,这支土耳其人也被称为奥斯曼土耳其人。

奥斯曼一世之子奥尔汗统治时期(1326—1360年在位),建立了常备军,并且吞并了罗姆苏丹国的大部分地区。

1331年,打伤了东罗马帝国皇帝,攻占了尼西亚城;1337年,夺取尼科美底亚,将东罗马帝国的势力逐出了小亚细亚。

奥尔汗改称“总督”。

1349年,奥尔汗用2万骑兵打败了塞尔维亚,占领亚得里亚堡,并迁都于此,改名“埃迪尔内”。

奥尔汗之子穆拉德一世(1360—1389年在位)自称“苏丹”。

1389年取得科索沃战役胜利,打败了巴尔干诸国联军,征服塞尔维亚。

1393年,又征服保加利亚。

1396年,罗马教皇授权匈牙利国王率领多国部队同土耳其决战,结果联军大败,欧洲各国震惊。

至14世纪末叶,土耳其人控制了巴尔干半岛大部,兼并小亚细亚。

15世纪初期,帝国曾一度衰落。

到穆罕默德二世时期,国力恢复。

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率30万大军进攻君士坦丁堡,经过53天激烈的战斗,在5月29日终于攻克。

奥斯曼帝国迁都君士坦丁堡,随即更名为伊斯坦布尔,东罗马帝国灭亡。

攻灭东罗马后,奥斯曼帝国继续扩张。

1463年征服波斯尼亚;1478年臣服克里米亚汗国;1479年征服阿尔巴尼亚;1514年打败伊朗;1517年灭亡埃及马穆鲁克王朝。

随后麦加、麦地那也相继被占领,苏丹自称是“两个圣城的仆人”,成为穆斯林世界的首脑哈里发。

在苏莱曼一世(1520—1566年在位)时期,奥斯曼帝国达到鼎盛,苏莱曼一世被尊为“大帝”。

1521年帝国占领贝尔格莱德;1529年围攻维也纳;1555年进占两河流域。

到1574年,帝国势力扩展到黎波里、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

版图包括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南高加索、库尔德斯坦、叙利亚、巴勒斯坦、阿拉伯半岛部分地区及北非大部,形成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目录
新书推荐: 重返九零:从离婚开始当倒爷 惊奇宝贝 新人快跑,群里都是变态! 沉默的邻居 我情感主播,一句免费让全网破防 无双太子:从东宫开始,征服天下 镇妖 夫人不是小白兔,送你全家火葬场 修仙界卷起来了,始作俑者不是她吧? 重生糊咖后,她带三宝撩翻娱乐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