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做人不要太老实(提升版) > 第三章 老实人的行为

第三章 老实人的行为(2/4)

目录

在人际关系中运用包装手段,可以使你更快地得到别人的注意,也更好地表现自己的实力,从而会使你获得更多的成功机遇。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千里马,就一定要跑起来,做出样子来给人看,让别人信服,不要秀于内而拙于外,表现得像匹庸马、劣马。

因此,我们可以说,只有在你看起来非常优秀的情况下,你才有机会证明这种优秀,进而别人才会接受你的优秀,你才会获得发展,从而变得更加优秀,更具有竞争力。

老实人不爱表现自己,使自己的优势得不到突出的显示,对自己的缺点也不懂得巧妙地加以掩饰,在人才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

受不到别人重视的人,身价就不会很高,自然别人不买帐,所以就吃不开。

传统社会的供求模式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现代社会则转而变为“酒香也怕巷子深”,没有自我宣传的意识,缺忠主动出击的精神,必然会门庭冷落,只能是关门大吉。

老实人不懂自我保护

老实人坚持原则,这里面有积极的一面,但是,如果不考虑后果,就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老实人往往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对人不设防,事前也不仔细考虑自己的言行要达到什么目的以及会产生哪些负面的影响,结果使自己过早地暴露在别人面前,造成“出师未捷身先死”。

老实人自我保护意识差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不懂得结交自己利益上的盟友和支持者,遇事往往显得比较孤立,即使是真理在握,但也架不住别人的群起而攻之,而更何况世界上的事往往是“墙倒众人推”呢!此外,老实人不注意说话的技巧,也很容易授人以柄,遭到别人的纠缠和攻击,如果他们能把事想得更周全一些,话说得更委婉圆通一些,就可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也使自己更少受到伤害。

老实人应该铭记,保存自我是最基本的生存法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我们只有首先做到有效地保存了自我,才能进一步谈及壮大自我和更好地坚持原则。

在枪林弹雨中冲锋固然令人钦佩,但不懂得如何躲避子弹,使自己时时处处地暴露于对手的枪口之下,这种牺牲是毫无价值的。

要想做到保存自我,最重要的就是要未雨绸缪,提前防范。

这正是所谓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把别人都当成坏人固然会冤枉人,但把别人都当成好人却会害死人。

老实人应该防范什么?

最基本的两条就是:一要防范被人陷害,二是防范被人利用。

老实人应该铭记,保存自我是最基本的生存法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我们只有首先做到有效地保存了自我,才能进一步谈及壮大自我和更好地坚持原则。

老实人缺少行动

理财方面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我们做了什么,而不是我们知道什么。

成功的人和老实人最大的区别不在于智慧、努力、勤俭或知识,唯一的差异可能只是他们的钱摆在投资报酬高的地方,而老实人的钱却总放在银行里。

遗憾的是大多数老实人从不行动,却总是给自己找各种借口,不是钱不够,没有时间,就是知识不够,没有机会,甚至怪罪到自己的年纪太老或太小。

这些借口其实都不是理由,它只会使你一辈子都无法致富。

不用钱赚钱,一辈子就得依赖自己的体力劳力与技术谋生。

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内地妇女随丈夫调入深圳市,在丈夫的一些同事的极力鼓动下,她开始从事股票买卖。

她没有条件去分析研究股市动态,甚至连报纸上的股市行情报道分析也难弄懂。

她最初以5000元资金,分别购买了几家公司的股票,在深圳股市大踏步持续高涨的狂潮中,许多投资者丝毫不考虑卖出,期待股价会永远上涨。

但这妇女却只要某种股票价格上涨10%就毅然抛出股票然后将资金投入另一种可能上涨的股票。

就这样,即使在股价直线上蹿时,她也不奢望获取超过10%的利益。

就靠这种简单、机械的、因盈利太低而被许多投资者不屑一顾的笨办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她只身赚进30万元。

看了这个小小的例子,你还坐得住吗?

还会为自己寻找钱不多、知识不够的借口吗?

相信你不会。

某大学开设《证券投资》课程,第一堂课便是引导学生到证券公司开户,对于一些迟迟不敢开户的学生,老师会在学期中,带他们参观证券公司时,顺便鼓励大家开户。

开户之后,要求同学们随便买一种股票。

另外,为了防止学生再进入股票市场后,禁不起价格涨跌的诱惑,通常老师会再三叮咛学生不要轻易卖出。

老师期盼的是,这些年轻学子若能由实践中而非书本中学会理财,对他们将来必有极大帮助。

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机会才不会从你眼前白白溜掉,未来的财富操纵在你自己手中,切记:是你的行动而不是你的知识主宰着你的未来。

成功的人和老实人最大的区别不在于智慧、努力、勤俭或知识,唯一的差异可能只是他们的钱摆在投资报酬高的地方,而老实人的钱却总放在银行里。

我们需要金钱的压力

老实人耻于言利,而我想说:做人就要勇于言利,因为老实人太需要金钱压力的刺激,只有金钱才能改变浑浑噩噩的老实人。

长久以来依靠伦理亲情绾结起来的安宁家庭,突然被金钱肢解得支离破碎。

这的确令人忧虑,但忧虑之后我们应当想些什么?

由此而痛恨金钱吗?

我认为不应该这样。

过去我们对美好生活“构想”或“设想”得太多,而“构想”或“设想”只能帮助我们找到美好生活的蓝图,以及走向美好未来的路径,但没有使我们拥有实现理想社会所需的物质条件。

于是大多数人疲了,懒了,成了安于现状,习惯等靠的老实人。

而现在——

我们不能疲、不能懒了。

过去的生活太简单,简单得谁都可以“凑合”下去,老实人只是隐约地感到贫穷、艰难和清苦。

而现代生活取消了这种“凑合”的可能,它使我们第一次感到自己“没有”钱,这才是真正穷的感觉。

请每一位读者扪心自问:您的心中是否有这样的感觉?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才说明您已经真正地感到了危机。

我们不能再等再靠了。

今天国家把生存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在高兴之余发现,这种权力的下放,其实意味着我们生存负担的加重。

我们得自己养活自己,而且面对的是一个太需要金钱的社会,我们必须加倍努力地工作。

于是,在现代化初期,我们只体验到艰辛。

但是,要看到我们的生活,正是在危机和艰辛中一点一点地发生着本质的变化。

因为我们已经明白,生活美景可以设想,而美好生活本身却是物质化的结晶。

因为我们已经明白,一个家庭拥有金钱的数量是一个不能疏忽的问题,养家糊口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因为我们已经明白,我们必须改变自己疲懒等靠的生存意识,改变自己处理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陈旧观念。

因为我们已意识到责任的压力,因为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自己……

人都变了,生活怎能不变?

我们的美梦被金钱击碎后,不能再做梦了。

而只有真正拥有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以富有、快乐、自由和爱为内容的现代生活。

我们的危机和艰辛说明我们正在创造财富,于是我们的未来不再是梦想。

我们得自己养活自己。

而且面对的是一个太需要金钱的社会,我们必须加倍努力地工作。

生活美景可以设想,而美好生活本身却是物质化的结晶。

性格即命运

社会上哪一种人最不会引起别人对他们指三道四呢?

这就是平平淡淡、平平常常的老实人。

因为他们的确没有多少可指说的,活得尽管不好,但还在活着;尽管从未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也从没犯下什么大的过错……

但是,老实人也想过好日子,这一方面是他们的愿望,另一方面是环境的压力。

但是,老实人有一个特点对他们致富非常不利。

这就是,普遍不思进取,甚至包括改变自己和改善生存这样的大事也不琢磨。

老实人只是想富,而不想怎么去富,更不会想到人的性格与成功和富有还有关系。

“性格即命运。”

不知道我们能从这句话里体会到些什么?

有一个人说过一段话,值得我们深思。

这就是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医生潘尼洛普·罗西诺夫在谈到一些人生问题时说:

“你要推销的第一个对象,首先是你自己……你愈对自己有信心,就愈能造成自己很行的气氛。

你必须感到,你有权呼吸……占据一个空间,感觉到自由自在(这样你就会坐在椅子上,而不是坐在椅子的边缘上:如果你很高大,你就不会缩着脖子)……(你)推销自己和自己的可信程度,超过任何推销产品(的意义)。

你必须想办法盯住对方的眼睛,使他深信你是个可靠的人。”

罗西诺夫在这里谈到“推销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是要告诉人们一个如何从生活中获取你想获取的那个“重要东西”的办法,这就是自己训练自己能吸引那个“重要东西”的性格。

那么,我们所需要的那个“重要东西”是什么?

——是金钱;既然性格那么重要,我们如何训练自己吸引财富的性格呢?

我们首先应该看到性格的重要性:性格的确决定我们的命运。

性格曾使我们贫困,性格的改变也可以使我们摆脱困境。

我们如何增加自己性格的含金量呢?

性格的确决定我们的命运。

性格曾使我们贫困,性格的改变也可以使我们摆脱困境。

老实人不言利

老实人只交合得来的人,他们不会出于某种利害关系主动结交某个人,更不会为了结交某个人而去请客、送礼、虚于周旋。

老实人是耻于言利的,在他们看来,君子言义,小人才言利,利益关系是庸俗可鄙的。

老实人惯有的一句口头禅是:“那些溜须拍马的事咱做不来!”

而一旦自己的正当利益得不到维护、束手无策时,又只能叹惜:“咱太老实了!”

老实人之所以总是因老实而吃亏,从其自身的原因来看还在于他们没有为争取自己的利益做好最充分的准备,这种准备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就是人际关系的准备、利益关系的交结。

在现代社会,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要想做成大事,必须要借助团体的力量,利益共同体就正是为了实现团体内成员的共同利益而形成的。

我们每个人工作的单位都可算作是正式的利益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可以通过人际交往来建立。

这种非正式的利益共同体往往比较松散,甚至也没有人把它看作是一个团体,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发挥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结交利益关系就是要融入到某一利益共同体内,利用群体的力量维护和发展自己的利益。

老实人不结交利益关系,就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保护,往往成为利益争夺的牺牲品。

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离不开寒暄、应酬。

老实人往往认为这些行为既虚伪又浪费,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因此不屑于实行。

殊不知,这些表面化交往对于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虽然一开始这些交往不具有什么实际性内容,但它却是进一步深入交往的基础,正是在这些表面化的应酬之中,人与人之间加深了了解,也增进了感情,人们彼此通过观察寻找到了值得结交的对象。

老实人不懂这个道理,不愿与人接触,害怕社交应酬,就不能找到可靠的朋友,不能为自己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养料:

君子言义,小人言利。

老实人自认为是君子,所以不会出于某种利益关系主动结交某个人,当自己的正当利益得不到维护时,只能束手无策,唉声叹气。

一定要学会算账

老实人一定要明白“亲兄弟,明算账”的道理。

算账不是勾心斗角,唯利是图,而是分清责任,划清利益,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算账不是简单的算术

这里不完全指经商,算账也不仅仅指计算收入和支出等财务账。

算账就是计算自己的利益,也包括计算你的竞争对手和合作者的利益。

如果一个人只算自己的账,他必定只顾及自己的利益,因此而伤害别人,他将失去更多。

而既计算自己的利益又计算别人利益的人,必定是一个脑子清楚又心胸通达的人,他知道怎样做对自己不利,肯定就不会去做,他知道成功与富有从来是大家的事,所以将会有很多的合作者。

算账的基本原则

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和道德性,从来是合作的永久基石。

利益占有的公平性和道德性,更是一个人在市场上立足的基点。

不会算账的人做事业是肉包子打狗

这里说算账,指具体的财务账。

一个不会算账的人做事业,纯粹是肉包子打狗。

所以,要有清醒的经济头脑,还应当有一个很好的会计师。

这个会计师最好就是自己。

一个不懂财务的人,最容易掉进的失败陷阱便是他的会计师他布置好的那个让他根本觉察不到的“局”。

所以,除了自己懂财务之外,必须选用对自己最忠诚的人来作会计师。

算账不是勾心斗角,唯利是图,而是分清责任,划清利益,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老实人容易走极端

老实人多坚持原则,但容易走极端,把原则抬高到一个不适当的位置,结果造成许多不良的后果。

究其根本原因乃在于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些原则的本质内涵。

启蒙老实人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使他们从以原则为纲转向以结果为本。

许多老实人,特别是那些性格比较耿介者往往给人以一种不近情理的感觉。

他们冷面无情又一片公心,他们顽固不化又能以身作则。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说,我们的确需要一部分这样的人坚守住某些信念的堡垒,但是同样出于这一角度,我们更希望他们能以更加灵活和务实的态度把这些原则变成使众人受益的现实。

显而易见,老实人片面坚持原则的做法有一定不良的后果。

从社会来讲,它事实上阻碍了创新和尝试,因为任何新生事物总是以异于传统的面目出现的,不能学会宽容和权变,就很可能会成为一种妨碍进步的力量。

从个人角度来讲,片面坚持原则使自己应该做成的事没有做成,自身利益反而受到损害,整个事业也因人际关系僵化而陷人孤立无援的状态,空有大志而无从实现,最终想坚持原则亦不得,更不要说影响社会了。

老实人为何对原则看得这般重要而近乎神圣?

归根结底乃在于缺乏对原则本质的真正理解,其坚持原则的行为在很多情况下只是一种情绪化的盲动。

原则不是绝对化的。

无疑,坚持原则,遵守规则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秩序,但如果对原则绝对化,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变成一潭死水,不再有热情、冲动和生命力;可以说,一个社会需要某种程度的非原则的、反原则的行为,这些行为的存在有利于我们社会的完善和进步,这就好比是生物界里狼群的存在会使鹿群更加健康强壮一样。

有些时候,我们为了一个更高的原则很可能就要短暂地牺牲一些其他的原则,这不可避免。

老实人由于不懂社会运行的两套法则,不知道社会运行既有其原则性的一面又有其非原则性的一面,更不明白非原则的东西有时会更能促成某种理想的实现,他们只是一味地排斥现实法则,一味地抱住死原则不放,结果给自己带来了许多的悲剧性后果。

比如,善良是一种美好的品德,但对谁都善良岂不是自讨苦吃,农夫和蛇的故事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

原则不是绝对的,还因为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时间、地点、对象的变化,原则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

以时间角度来看,现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在几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那时候人们认为只要有电灯电话就是社会主义了,而现在家电一应俱全也只能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小康水平。

以地点角度来看,“淮南为橘,淮北为积”的故事就告诉我们,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领域将会产生大不相同的结果。

以对象角度来看,同样是“爱”,对父母就多意味着孝敬,而对孩子就很可能成为引导其正确成长的要素。

老实人不理解这一点,他们坚持原则往往是千篇一律的,不分对象,不看具体情况,硬要把活生生的现实套人到同一个框子里,做事怎么能够成功?

又怎么会不引发与他人的矛盾呢?

原则不是绝对的,还在于原则自己并不能证明白己,原则是好是坏必须要用实践去检验,要看结果怎样,效果如何。

如果效果不好,那这个原则就是假原则、坏原则、有缺陷的原则、别有用心的原则。

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说,多数老实人所认定正确的那些原则是传统教化的结果,是别人告诉他的而不是他自己经验的总结。

在这些情况下,老实人的“老实”很可能就会成为能达到一些人不可告人目的的工具。

而老实人不关心效果的习惯更加重了其对原则的模糊认识,反过来,不辨真伪地、抽象地、教条地坚持原则又会使老实人一次次地碰壁、吃亏。

那么,出路何在呢?

首先,应该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

在大原则保持的情况下,在具体问题上则可灵活掌握,在某些情况下,还要敢于突破原则。

讲究灵活性,就是要掌握方式方法,要学会用多种手段去达成同一目标。

其次,应注意关心结果。

在行事之前多考虑一下效果如何。

毕竟我们做事是为了成功,只有成功了,我们才有可能增强自己的实力,才谈得上进一步地坚持原则。

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曾指出,打仗要以消灭对方有生力量为目标,而非为争夺一城一地之得失,为了消灭敌人,我们还可以主动让出一些地盘,使敌人背上包袱。

一旦敌人的有生力量受到重创,那些地区迟早还是我们的。

毛泽东对战争艺术的这种高超领悟在我们今天仍是颇有启发价值的,老实人应该学会理解其中的精髓并运用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去。

老实人多坚持原则,但容易走极端,把原则抬高到一个不适当的位置,结果造成许多不良的后果。

老实人说话不合时宜

老实人说话不看场合、不分对象、不择时机,心里想什么,就直接道出来。

常常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不知不觉中就得罪了许多人,给自己无形中制造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老实人之所以会遇见这些麻烦,究其心理根源,主要有:其一,老实人说话做事,往往只讲出发点不问归宿,只谈目的不看结果,所以对自己的行为所可能带来的后果考虑不足;其二,老实人对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认识不足,所以不懂得有区别有策略地对待各种人和事,他们千篇一律的处世方式在大千世界里难免要四处碰壁;其三,老实人对人的心理把握不够,在这种知己不多而又知人甚少的情况下,吃败仗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这就好比是在黑夜里乱放箭,你知道哪一支伤到了谁,而报复者的箭又来自何方。

中国有句很朴素的民谚,叫做“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根据对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否则,就容易制造对立,产生麻烦。

而老实人往往把这种灵活性与见风使舵、两面三刀、曲意奉承等反面的字眼儿联系在一起,这实在是一种误解和偏见。

我们仅仅有一个良好的动机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作保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势制宜地去处理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发展了自己,又完成了事业,达到人事两成的圆满结局。

而不了解这种必要性,一意孤行,则难免出师不利落个可悲的结局。

中国有句很朴素的民谚。

叫做“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这句话的意是就是:要根据对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否则,就容易制造对立,产生麻烦。

老实人不懂争利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老实人往往是指那些本本分分、规规矩矩的人,他们在工作上任劳任怨,在生活上严谨自好,各个方面都达到了社会规范的基本要求,在领导眼里往往也算是很听话的人,在群众中形象也是公认的好。

然而,就是这样的人却总是吃亏。

也就是说,遵守规则的人并没有得到奖励,而违背规则者却获利甚丰。

这种现象看似不正常,但却很普遍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久而久之,反倒成为正常现象。

为什么老实人总是吃亏?

这与其羞于争取自己分内利益的行为有着直接的,甚至可以说是必然的联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新人快跑,群里都是变态! 沉默的邻居 我情感主播,一句免费让全网破防 无双太子:从东宫开始,征服天下 镇妖 夫人不是小白兔,送你全家火葬场 修仙界卷起来了,始作俑者不是她吧? 重生糊咖后,她带三宝撩翻娱乐圈 别发癫!团宠奶宝她不讲武德 全民转职:开局觉醒SSS级天赋
返回顶部